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者:yzyxy发布时间:2023-09-01浏览次数:3014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620401

专业名称:医学检验技术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3年,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

医药卫生大类(62

医学技术类(6204

卫生(84

临床检验技师(2-05-07-04

输血技师(2-05-07-07

病理技师(2-05-07-03

临床医学检验

 

输(采供)血

 

病理技术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

临床输血检验技士/

微生物检验技士/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临床检验技师、输血技师以及病理技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输(采供)血及病理技术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模式

践行以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第一学年:职业感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专业思想教育、参观校内实训基地、认识实习、基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职业规划、历届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等增加学生职业感知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岗位工作任务,熟悉岗位工作流程;第二学年:仿真实训,岗位教学:强化岗位必需的核心技能训练,提高竞争力;第三学年: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通过医院检验科或第三方检验中心各科室的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体检中心、CDC、基层社区、乡镇医院进行专业拓展模块实习,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多证上岗、多元化就业。

 

 “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架构图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体育与健康、英语、计算机等公共知识。

3)掌握国防安全教育常识、心理健康知识、创新创业知识。

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2.专业知识

1)掌握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

2)掌握临床检测标本的采集、分离和保存的原则及方法,常用检测项目的技术规程、原理及临床意义。

3)掌握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与判断的基本知识。

4)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掌握日常检验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消毒知识。

5)熟悉医学检验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工作原理。

(三)能力

1.通用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专业能力

1)能够规范地进行常用生物化学项目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及管理能力。

2)能够独立开展临床常见标本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具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能力。

3)能够独立操作常用的免疫学项目检测;具有常用止、凝血功能项目的检测能力, 能进行骨髓常规检查和常见典型血液病骨髓影像诊断。

4)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5)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本专业开设公共基础必修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军事理论、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高等数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职业素养。

本专业开设公共基础限定选修课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四史类、美育类。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病理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应用、临床医学概论。

2)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病理检验技术、输血技术、医学实验室安全与质控、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卫生统计学、仪器维修与保养、医学检验诊断学思维、细胞生物学、文献检索与应用、市场营销等。

(二)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公共基础课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树立稳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激发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全面解读党在新时代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3

形势与政策

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感知与理性思考世情国情党情,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信心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学生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每学期确定四个专题,着重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

4

大学体育(ⅠⅡⅢ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丰富体育文化素养;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在学习和自主运动实践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提升职业专门性身体能力、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传统体育与保健、体质测量与评价、休闲娱乐体育与健身、体育鉴赏以及一项以上专项(足球、篮球、排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散打、健身、跆拳道、健美操、瑜伽、形体、体育舞蹈、排舞、游泳、定向运动)技能。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科学地认识自我、良好适应大学、健康地恋爱、正确对待挫折、体验生命价值,树立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更好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打开心灵之门、适应大学生活、认识内心自我、在恋爱中成长、在挫折中磨练、体验生命价值等。

6

军事理论

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形势,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国防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组织纪律,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服务。

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转变装备等五部分

7

英语(ⅠⅡ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词汇及常见词组;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相关用语;一般题材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英文资料;一般性话题的命题作文和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

 

8

计算机信息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应用计算机办公的初步能力,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Windows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

9

大学语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及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利于他们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学生将来就业以及适应社会实际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典阅、口才训练、应用写作、实用礼仪、扬州地域文化。

 

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通过课程教学,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了解环境,职业发展决策;提高就业能力。

11

 

创新创业基础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新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思维方式及培养;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初识创业;创业准备;创业项目选择与商业模式的开发;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制定创业计划;新企业的设立;企业的创新与成长。

12

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科学的认识职业,了解就业必须的基本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良好的职业人格素养观、专业的职业能力素养观和健康的职业心理素养观,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成为符合社会和职场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

职业、职业素养和职业心理素养;职业态度与职业人格;职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健康。

 

 

 

2.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高等数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学习后继课程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具备基本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初步形成以“数学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

一元函数的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和常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2

无机化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无机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获取职业资格以及从事专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模块包括:溶液;胶体,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物质结构基础模块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

3

有机化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与检验有关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題的能力。

各类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命名、主要理化性质,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反应类型、性能及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分析鉴别、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及基本操作。

4

分析化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掌握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奠定必需的基础。

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仪器分析法。

5

人体解剖生理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后续课程所必需的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检验操作技术的应用解剖和与临床检验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生理功能指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元素,对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起潜移默化作用。

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脏器的形态、位置和基本结构,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其功能调节,各种因素对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影响。

6

生物化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中常见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行解释和分析,使学生具备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预防和检验相关疾病的能力。

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脂、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代谢及肝的代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常见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复制、转录、蛋白质生物合成等基因信息的传递过程。

7

病理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检验岗位工作和后续课程学习所必需的关于病变人体功能结构的知识,使学生具备检验专业医学基本知识,能将所学病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顺利取得检验士职业资格证书,并为后续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形态特点,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等具体疾病的病理学形态特点。

8

药物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用法等药物方面的知识。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脏及血液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化学治疗药。

9

临床医学概要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悉临床各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等,掌握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临床各学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预后等综合性、概要性的内容。

3.专业核心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生物化学检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检验医学的生化实验诊断操作、评价和应用以及医疗安全防护的能力,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以及健康评估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

临床生化检验的基本知识,检测系统的评价与验证,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临床生化检验的常用技术,酶学分析技术。蛋白质检验,糖代谢紊乱、脂代谢及脂代谢紊乱检验,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肝胆疾病检验,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2

免疫学检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检验医学的免疫学诊断操作、评价和应用以及医疗安全防护的能力,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以及健康评估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报告单。

免疫学基础知识,包括免疫概念、功能和组成,抗原、抗体、补体和免疫分子概念、分类、功能及临床意义;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特点、影响因素等;常用免疫诊断学方法的原理、分类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免疫学方法临床应用,以及常用酶标仪、化学发光仪、特殊蛋白分析仪的使用和维护;免疫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3

微生物学检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进行系统的微生物培养和鉴定的能力,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面向医学临床及卫生检验第一线,直接对应各种微生物检验室这一特定的岗位,培养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检验科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临床标本采集(血液、脓液、痰液、尿液、粪便)微生物分离培养(常用培养基制备、细菌接种技术、细菌分离培养技术)微生物鉴定(细菌形态学检查、细菌生物化学试验、血清学试验、药敏试验、动物试验以及细菌、真菌、病毒的系统检验序设计和鉴定方法)。

4

临床基础检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常规实验室检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疾病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血液、尿液等标本采集,常规项目的检查、注意事项、参考值和临床意义;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尿液自动分析仪、血凝自动分析仪等检验仪器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保养;人体脱落细胞标本中正常细胞、炎症细胞、核异质细胞、

典型癌细胞的形态特点和临床意义;ABO血型、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方法、注意事项。

 

 

5

血液学检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事血液学检验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用显微镜的观察与各种辅助检查手段,通过独立思考,联系临床,初步判断血液病的种类。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医疗安全防护的能力。

细胞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规律。正常骨髓细胞形态和骨髓象特点;骨髓检查基本方法;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方法及应用;常见血液病骨髓检查特点,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各种白血病等,以及有关辅助检查;溶血性疾病、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知识,以及常用检查项目原理、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和应用;有关血液病检验的新知识、新技术。

6

寄生虫学检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医疗安全防护的能力,为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控制或消灭寄生虫病,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目的。

寄生虫、宿主的基本概念,寄生虫感染、致病及流行防治等基本知识;常见线虫(如蛔虫、钩虫、蟒虫等)、吸虫(如华支睾吸虫、日本裂体吸虫等)、绦虫(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虫卵(包囊)、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特点、防治与实验诊断;常见原虫(如溶组织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疟原虫等)滋养体和包囊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实验诊断;常见重要病媒节肢动物(如蚊、蝇、蝉、疥蟠、姜蟠等)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特点、防治原则;食源性寄生虫常见病检测;常用寄生虫检验技术和方法。

4.专业拓展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常规技术,掌握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具备从事检验医学的分子诊断操作、评价和应用以及医疗安全防护的能力,为人类遗传病、病原微生物感染类疾病的诊断、预防、病情监测、药物疗效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临床参考信息。

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核酸的分离与纯化(分离纯化原则,经典和前沿方法)、重组DNA技术(常用工具酶、载体、基因重组和重组子筛选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检验技术(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电泳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生物质谱技术等),以及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

2

病理检验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临床病理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要素、规则、质量保证等;熟悉临床病理检验技术质量控制的体系建立及各项原则;了解临床病理检验技术的发展动态与进展。

常规制片、H-E染色、常用特殊染色和细胞学诊断等传统技术,细胞和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新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远程病理诊断、分子病理学等前沿技术。

3

输血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血清学技术,掌握临床科学用血的基础理论。并要求学生了解临床输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并培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以使学生既能适应一般临床输血检验与治疗工作,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输血安全、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

4

医学实验室安全与质控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要素、规则、质量保证等;熟悉质量管理的体系建立及各项原则;了解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发展动态与进展。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的选择及性能评价,临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质量管理、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临床实验室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5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水质、空气、食品中有关物质测定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知识。掌握常规的样品采集方法、样品预处理方法、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规项目的检验方法。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具备从事卫生理化检验所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意识。

水的物理性状及pH的检验,水中有机污染指标三氧三氮和总有机碳的检验,水中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离子和无机非金属成分的检验,食品营养成分如脂肪、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检验,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色素和食品中污染物如农药、黄曲霉素的检验,几类食品的卫生质量检验,食品包装材料的检验,空气中有害物质如二氧化氮、粉尘、苯系物的检验。

6

卫生统计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从事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基础、假设检验基础、方差分析基础、卡方检验、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两变量关联性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7

仪器维修与保养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临床检验仪器的操作、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的相关技能。

医用显微镜、血液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和荧光免疫分析仪等使用、维修及保养。

8

医学检验诊断学思维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实验报告分析、项目选择及全面质量控制的相关技能。

血液学、临床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病原微生物学等检测方法、实验报告分析、项目选择及全面质量控制方法。

9

细胞生物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与趋势,并受到基本的科学思维训练。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质膜与物质跨膜转运、能量转换细胞器与能量合成机制、内膜系统细胞器与蛋白质合成及分选;细胞骨架系统,包括微丝、微管、中间丝及其结合蛋白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荷载系统,包括细胞核、染色体及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调控机制,包括细胞增殖与癌细胞、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细胞衰老与死亡;细胞社会性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的信号调控网络等。

10

文献检索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信息,提供基于文献信息检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其将来从事医学科研工作以及实现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医学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医学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工具的特点及检索方法,网上医学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及检索方法,常用的手工文献检索工具、计算机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案例中体现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获取、文献管理、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等相关内容。

11

市场营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企业营销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

市场营销策划的基本流程,市场定位策划,产品策划,价格策划,渠道策划,促销策划等。

(三)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内容

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医务工作者。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验实训可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协作医院等完成;社会实践由学校组织可在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完成;顶岗实习要求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或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完成。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五)相关要求

应统筹安排各类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数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相关实践性教学;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社会活动、志愿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课程教学进程表

 



 

2.教学时间分配表

序号

学期内容

学期

合计

1

2

3

4

5

6

1

大学第一课(线上)

1

 

 

 

 

 

1

2

入学教育及安全教育

1

 

 

 

 

 

1

3

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

2

 

 

 

 

 

2

4

课程教学

14

18

16

16

0

4

68

5

认识实习

 

2(暑假)

 

 

 

 

2(暑假

6

校内实训

 

 

2

2

 

 

4

7

毕业(顶岗)实习

 

 

 

 

18

11

29

8

毕业论文

 

 

 

 

2

4

6

9

考试

1

1

1

1

0

0

4

10

劳动或机动

1

1

1

1

0

1

5

合计

20

20

20

20

20

20

120

2

注:劳动安排在第1-4,6学期,每学期2天,学分记2.5学分。

 

3.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时分配

占总学时

比例(%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时小计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修课

376

274

650

21.23%

公共限选课

112

 

112

3.66%

公共任选课

32

 

32

1.05%

专业(技能)课

专业基础课

438

122

560

18.29%

专业核心课

334

242

576

18.81%

专业拓展课

212

100

312

10.19%

毕业(顶岗)实习及论文答辩

 

700

700

22.86%

集中实践

 

120

120

3.92%

总学时

学时数

1504

1558

3062

——

学时比例

49.12

50.88

100

 

 

 

 

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课

名称

学期

学分

周数

地点

备注

1

大学第一课(线上)

1

1

 

 

 

2

军事训练及

入学教育

1

3

3

校内

 

3

劳动

1-5

2.5

2.5

校内

 

4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

3

1

1

校内外

安排在寒假

5

认识实习

2

2

2

校外

安排在暑假

6

微检实训

3

1

1

实验室

15

7

临检实训

3

1

1

实验室

16

8

岗前职业技能实训

4

2

2

实验室

15,16

9

毕业(顶岗)实习

5-6

29

29

医院

4学期暑假6周、第5学期18周、寒假4周、第6学期11

10

毕业论文

5-6

6

6

校内外

5学期安排2周进行论文指导

注: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进行的未统计学分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类别

数量

具体描述

队伍结构

33

现有校内专业教师2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9人,占36.0%;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12人,占48.0%;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者4人,占16.0%。年龄结构:50岁以上6人,占24.0%40-507人:占28.0%40岁以下12人:占48.0%。硕士及以上学位者16人(其中2人博士学位),占教师的64.0%。另聘请了8名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临床一线检验技术及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其中主任检验师1名,副主任检验师3名,主管检验师4名。校内专任教师 “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6.96%。该专业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为21:1

专业带头人

2

内专业带头人:孙业富,主任技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10余项;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医检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医检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省内医检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企业专业带头人:韩崇旭,三甲医院主任技师。长期从事临床医检管理工作,熟悉国内外医检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疑难问题具备较强的解决能力,定期为医检人员进行业务讲座培训。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医检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医检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省内医检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专任教师

25

专任教师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其中全国检验技能竞赛专家评委2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专任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医检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开展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专任教师均具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兼职教师

8

聘请了8名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临床一线检验技术及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其中主任检验师1名,副主任检验师3名,主管检验师4名。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医检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100%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医检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学设施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

序号

实验实训室名称

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主要实验实训仪器设备

备注

1

化学实验室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训项目

酸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恒温槽、烘箱、马弗炉、电子天平、旋转蒸发仪、其他常用玻璃仪器等

 

2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

血液一般检验、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尿液检查、粪便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生殖系统分泌物检验等

光学显微镜、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自动血沉仪、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电冰箱、电动离心机、电热恒温干燥箱、电热恒温水浴箱、微量加样器、血细胞计数板等

 

3

血液检验实验室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红细胞疾病检验、白细胞疾病检验和血栓与止血障碍性疾病检验等

血凝仪、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电冰箱、电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光学显微镜、微量加样器、常见血液病骨髓片等

 

4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

蛋白质检验;糖尿病及糖代谢紊乱检验;脂代谢及高脂血症检验;肝胆疾病的检验;肾功能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等

全自动及半自动生化自动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精密酸度计、电热恒温水浴箱、冰箱、电泳仪及电泳槽、电泳扫描仪、离心机、电热恒温干燥箱、微量加样器、加液器等

 

5

免疫检验实验室

免疫血清的制备;免疫凝集类实验;免疫沉淀类实验;酶免疫检测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等

酶标测定仪、洗板机、电子天平、离心机、电泳仪及电泳槽、电热恒温水浴箱、电热恒温培养箱、冰箱、电热恒温干燥箱、各种规格微量加样器等

 

 

6

病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细菌的接种培养法与生长现象的观察;细菌的生化反应;各类微生物检测;寄生虫形态观察等

暗视野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冰箱、电热恒温干燥器、电热恒温培养箱、厌氧培养罐、离心机、微波炉、普通天平、液氮罐(保存菌种用)等;同时贮备一定数量寄生虫 ()、细菌等形态学实验教学标本

 

7

多媒体数码互动显微镜实验室

临床检验基础、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形态学检验相关实验项目

电脑、显微镜一体机

 

8

基础医学实验实训中心

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应用等课程实训项目

人体解剖学标本、人体断层标本、组织胚胎学标本、病理学标本及寄生虫标本;动物实验室、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虚拟机能学软件等

 

 

2. 校外实践教学条件配置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备注

1

苏北人民医院

认知实习、课间见习、顶岗实习

 

2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认知实习、课间见习、顶岗实习

 

3

扬州市中医院

认知实习、课间见习、顶岗实习

 

4

扬州妇幼保健院

顶岗实习

 

5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顶岗实习

 

6

邗江疾控中心

顶岗实习

 

7

扬州市友好医院

顶岗实习

 

8

扬州东方医院

顶岗实习

 

9

上海梅山医院(南京)

顶岗实习

 

10

盐城市中医院

顶岗实习

 

11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12

泰兴市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13

姜堰市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14

靖江市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15

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16

宿迁第一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

 

17

徐州市中医院

顶岗实习

 

18

南京市中医院

顶岗实习

 

19

南京金域检验公司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20

昆山检验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21

扬州天瑞国信检验有限公司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数材,选用近5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和省重点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人课堂。专业课选用在多所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并得到良好反响的教材,出版社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建立由专业教师、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学校图书馆馆舍总建筑面积21000多㎡。现有16个阅览室(含分馆),1个密集书库,设有阅览座位3000多个。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67万多册,生均图书达到86册。馆藏中文纸质期刊2106种,馆藏报纸164种。现有中文电子图书101万多种;中文电子期刊9850种,外文电子期刊 7000种。拥有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银符考试模拟题库、国家行业标准库等9个网络数据库;媒体光盘资源2.1万片,构成了工、文、经、医、艺等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电子阅览室拥有电脑200多台,建成了馆内局域网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周开馆时间达92小时。图书馆网站为动态网页,网络服务每日24小时不间断。除提供常规的书刊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可提供馆藏书目信息查询、新书通报、光盘与网络数据库检索、多媒体资源浏览、虚拟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学科专题信息导航等形式多样的电子信息服务,以及定题服务等深层次信息服务。为护理专业师生的学习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要求。校企合作建成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正常人体机能》、《临床基础检验》、《血液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四)教学方法

提出实施教学应该采取的方法指导建议,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五)学习评价

1)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

建立医检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对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机制;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

2)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多种途径并用(听课、检查、问卷、座谈、网上评教)对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式等关键因素进行评价和反馈。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并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对学生的评价

以教师评价为主,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家长等参与学生质量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把学习态度、平时作业、技能考核、理论笔试等作为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

1.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院系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毕业要求

()成绩要求

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学习任务,课程考核合格,并取得学分不低于177.5。允许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对外交流学习、职业资格及技能考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社团活动或志愿者活动等,获得的成绩和学分按照《扬州市职业大学个性化学分管理规定》进行学分认定互换,但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学分不可替代。

 ()技能证书要求

序号

项目

证书名称

考核学期

最迟获证学期

备注

1

计算机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

2-5

6

 

2

英语证书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证书

江苏省英语A/B级证书

2-5

6

英语A层班通过英语4

英语B层通过江苏省A

英语C层通过江苏省B

3+2分段培养学生、专转本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3

化学检验员

健康管理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农产品食品检验

 

化学检验员证书

健康管理师证书

生殖健康咨询师证书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证书

2-6

6

1.本专业学生必须至少取得一项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2.逐步推行“1+X”方案,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支持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十一、继续专业学习和深造建议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专升本、专转本、自学考试等方式继续学习,接受医学检验技术及相关专业更高层次的教育。

专升本对接学校为江苏大学。

专转本对接学校包括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

十二、专业建设委员会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方案制订人员)组成如下表。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一览表

类别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行业企业专家

1

韩崇旭

苏北人民医院

主任技师、检验科主任

2

包广宇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技师、检验科主任

3

程文国

扬州妇幼保健院

主任技师、检验科主任

4

刘定山

扬州市东方医院

副主任技师

5

毛源

南京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副主任技师

教科研

人员

6

于有江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医学院院长

7

叶记林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讲师、医技系主任

一线

教师

8

焦啸波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

9

孙业富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主任技师

10

张志锋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讲师、医学检验教研室主任

学生

11

朱小波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12

孟春月

扬州市中医院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

十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

(粘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