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者:yzyxy发布时间:2023-09-01浏览次数:4158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5206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3年,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

医药卫生

52

康复治疗类(5206

卫生

84

医疗技术人员

1-97

物理治疗师岗位

作业治疗师岗位

言语治疗师岗位

假肢与矫形器师岗位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职称资格证书

保健按摩师证书

老年照护、产后恢复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保健调理师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康复技师职业群,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模式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动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以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构建了“行业主导、院(医院)校融通、教学做一体”的“四段四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四),“四段”即时间分四段,“四递进”专业岗位技能四轮递进训练。第一轮,第一、第二学期为夯实基础阶段,主要开设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基础知识,主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通过产学结合,训练专业基本技能,安排学生定期进入校内外实践基地(主要为教学医院),多层次多视角观察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体验服务需求,感受职业氛围,激发求知欲;第二轮,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前2/3的专业课程及临床教学实习,主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教学医院和教学医院教学平台,通过工学结合,训练基础专业技能;第三轮,第四学期后1/3为专业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教学医院、康复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教学医院教学平台,通过工学结合,训练职业岗位技能;第四轮,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利用校外毕业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岗位技能实训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教学在学校和医院、康复养老院交替进行,使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康复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四段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系统学习和训练,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康复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良好的康复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人文关怀思想;

3)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患者功能,鼓励患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4)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5)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康复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康复各分支的医疗资源治疗病患;

6)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慎独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7)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发展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关的如运动、艺术等爱好特长,培养对康复治疗职业的兴趣。

()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体育与健康、英语、计算机等公共知识。

3)掌握国防安全教育常识、心理健康知识、创新创业知识。

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2.专业知识

1)具有本专业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正常人体结构、运动学、正常人体功能、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

2)具有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

3)具有与康复治疗相关的临床基本知识,如神经科、骨科、儿科等知识;

4)具有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医康复治疗(如推拿和中医手法、太极拳等)的基本理论;

5)具有言语治疗、康复心理学、假肢及矫形器应用等的基本知识;

6)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残疾学的基本知识;

7)具有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8)具有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

()能力

1.通用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专业能力

1)具备对服务对象进行康复功能评定的能力;

2)具备选择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能力;

3)具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社区康复工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开展康复教育的能力;

6)能较熟练地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

7)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本专业开设公共基础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职业素养。

本专业开设公共基础限定选修课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四史类、美育类。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围绕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实际需求,并结合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要求进行设置,共7门,包括: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基础、康复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以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进行设置,共7门,包括:康复功能评定、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常见病症康复。

(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以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设置,共10门,包括生物化学、精神卫生、假肢与矫形器、儿童康复、医学英语、老年康复、社区康复、康复心理、康复护理技术、科研与文献检索。

(二)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公共基础课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树立稳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法制教育。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激发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全面解读党在新时代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3

形势与政策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感知与理性思考世情国情党情,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信心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学生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每学期确定四个专题,着重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

4

大学体育(ⅠⅡⅢ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丰富体育文化素养;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在学习和自主运动实践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提升职业专门性身体能力、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传统体育与保健、体质测量与评价、休闲娱乐体育与健身、体育鉴赏以及一项以上专项(足球、篮球、排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散打、健身、跆拳道、健美操、瑜伽、形体、体育舞蹈、排舞、游泳、定向运动)技能。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科学地认识自我、良好适应大学、健康地恋爱、正确对待挫折、体验生命价值,树立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更好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打开心灵之门、适应大学生活、认识内心自我、在恋爱中成长、在挫折中磨练、体验生命价值等。

6

军事理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形势,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国防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组织纪律,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服务。

 

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转变装备等五部分

7

英语(ⅠⅡ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词汇及常见词组;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相关用语;一般题材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英文资料;一般性话题的命题作文和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

8

计算机信息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应用计算机办公的初步能力,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Windows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

9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通过课程教学,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了解环境,职业发展决策;提高就业能力。

10

 

 

 

创新创业基础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新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思维方式及培养;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初识创业;创业准备;创业项目选择与商业模式的开发;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制定创业计划;新企业的设立;企业的创新与成长。

11

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科学的认识职业,了解就业必须的基本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良好的职业人格素养观、专业的职业能力素养观和健康的职业心理素养观,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成为符合社会和职场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

 

职业、职业素养和职业心理素养;职业态度与职业人格;职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健康。

 

2.专业基础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正常人体结构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护理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同时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体结构的概述;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感官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九大系统的结构。

2

正常人体机能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调节机制,能够应用生理学理论知识分析有关的临床现象,并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塑造学生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的人文精神。

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生理、生殖生理等。

3

运动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人体运动功能解剖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力学机制分析正常人体运动和病理状态下的运动情况以及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理解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功能,为今后的康复临床学习打下基础。

运动学绪论、运动力学基础、运动能量代谢、骨骼肌运动、运动控制、关节运动、 运动分析、制动对机体影响、运动训练基础、运动障碍及运动代偿   。

4

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患病机体的病理变化,与正常人体基本结构之间的差异,了解病变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之间的关系,积极与临床接轨,为学习后续临床护理课程提供必要的病理学知识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疾病概述,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理学知识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病理生理学知识。

5

人体发育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和促进康复治疗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认知功能及情绪情感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异常发育和发育评定。

6

康复医学概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本内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将来即将履行的专业角色和功能,同时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康复与康复医学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基础、康复医学工作内容与方式、专业人员的结构、职责和培训、残疾人的康复等内容。

7

临床医学概论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常见临床疾病诊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综合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等学科,重点讲授康复医学领域已涉及的临床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专业核心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康复功能评定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功能评定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功能评定的主要内容,学会常用评定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为正确选择康复治疗手段,制定康复计划及判断预后奠定基础。

人体形态评定、躯体功能评定、神经肌肉电生理、言语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以及社会功能评定。

2

运动治疗技术

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当前国内康复机构所采用的运动疗法技术种类,理解、熟悉常用运动疗法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常用运动疗法技术并能综合运用运动疗法技术帮助有功能障碍的病、伤、残者提高或恢复运动功能。

运动治疗技术概论、恢复和增强肌力的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训练、躯体移动训练、脊柱牵引疗法、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等。

3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疗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正确应用物理疗法中的常用器械及物理因子疗法等治疗常见康复疾病。

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4

作业治疗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的特点制订有效的作业治疗计划,进行科学正确的作业治疗及训练

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常用模式;作业疗法的基本评定方法、评定内容;传统及现代作业治疗技术,日常生活活动分析与训练、手功能康复、认知障碍康复、感觉统合等所需要的技能;压力衣、辅助具等制作与应用技术;工作康复、环境改造及社区作业治疗应具备的能力等

5

言语治疗技术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言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开展对失语症及构音障碍等疾病的各种治疗技术。

言语的形成;失语症;儿童言语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口吃;吞咽功能障碍等康复评定及治疗。

6

中国传统康复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应技能,并熟练地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技术、推拿技术、中药熏蒸等

7

常见病症康复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常见临床病症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开展医院康复、社区康复、康复保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脑卒中、颅脑损伤、脑瘫、脊髓损伤、骨折、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肿瘤等的常见病症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

 

 

 

4.专业拓展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1

生物化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本课程的相关疾病进行解释和分析,使学生具备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控制和消灭疾病中的能力。

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脂、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代谢及肝的代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常见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DNA 复制、 RNA 转录、蛋白质生物合成等基因信息的传递的过程;生物化学热点课题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精神卫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神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具备对精神疾病病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及采取护理措施的能力。能够理解精神障碍病人的痛苦、学会照顾和关爱病人,同时具备对精神疾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绪论;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精神障碍护理的基本技能;常见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神经症患者的护理;与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护理。

3

假肢与矫形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截肢原因、截肢类型、截肢注意事项、截肢平面选择的基本原则,一般假肢与矫形器的分类方法,各类常见的假肢介绍,各类矫形器的矫正原理、注意事项、及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及各类假肢矫形器及辅助用具在临床中的运用。

截肢概述、上肢假肢使用训练、下肢假肢使用及训练、截肢者康复治疗、矫形器概述、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脊柱矫形器、轮椅与助行器、矫形器在常见疾病中的康复治疗

4

儿童康复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常见常见儿童疾病临床表现、诊断及康复治疗要点、防治原则。

儿童康复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介绍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的常见患儿的康复知识。

5

老年康复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老年疾病特点与功能障碍、老年人常见疾病与并发症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与指导以及具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基础康复训练与指导等核心能力。

老年疾病的常见类型及临床特点,老年人康复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常见老年疾病康复基本知识与技能等。

6

社区康复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社区康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社区常见疾病病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及采取康复治疗的能力。能够关爱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具备对社区常见疾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统计学基础知识,社区康复调查表简单设计及使用,社区残疾人、慢性病人及老年人的管理,社区常见致残性疾病的健康宣教,家庭环境改造指导。

7

医学英语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医学及康复行业英语词汇,具备一定医学环境下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能基本理解较为简单、初级的临床医药应用类英语材料;能就常见的临床医药类话题:如询问病史、解释诊断、安慰病人等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其英语水平能满足康复岗位对英语的基本要求。

学习预备模块的课程导航、学习策略;基础知识模块的门诊挂号、基本检查、病症诊断;综合应用模块的给药沟通、住院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综合实践等。

8

康复心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等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我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等。

9

康复护理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康复护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能,能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康复和护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康复护理手段应用到常见疾病的防治护理中。

康复护理学绪论;康复护理评定;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

10

科研与文献检索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康复治疗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教会学生使用常用的计算机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信息概论、国内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国外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其他数据资源的获取 、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利用。

(三)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内容

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护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康复治疗技能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习实训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实验实训可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开展完成: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基本技能、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基本技能等,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技能训练,使其掌握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及相关领域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认知实习在第2学期至第3学期的暑假进行,由学生自己联系实践单位。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可由学校组织统一安排。跟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主要在扬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顶岗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至第6学期,学生需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的综合医院完成40周的临床实习,将校内的理论学习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了解康复治疗领域的新进展,熟悉康复治疗工作的环境,为毕业后岗位对接打下实践基础。

(五)相关要求

应统筹安排各类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相关实践性教学;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社会活动、志愿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课程教学进程表

 


2.教学时间分配表 

序号                

学期内容

学期

合计

1

2

3

4

5

6

1

大学第一课(线上)

1

 

 

 

 

 

 

2

入学教育及安全教育

1

 

 

 

 

 

1

3

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

2

 

 

 

 

 

2

4

课程教学

14

18

16

16

 

 

64

5

认知实习

 

2(暑假)

 

 

 

 

2(暑假)

6

跟岗实习

 

 

2

 

 

 

2

7

毕业实习(顶岗实习)

 

 

 

2

20

18

40

9

考试

1

1

1

1

 

1

5

9

劳动或机动

1

1

1

1

 

1

5

合计

20

20

20

20

20

20

1202

3.  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时分配

占总学时

比例(%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时小计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修课

352

116

468

16.1

公共限选课

112

 

112

3.9

公共任选课

32

 

32

1.1

专业(技能)课

专业基础课

316

108

424

14.6

专业核心课

338

222

560

19.3

专业拓展课

224

64

288

9.9

集中实践

 

1020

1020

35.1

总学时

学时数

1374

1530

2904

——

学时比例

47.3%

52.7%

 

 

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课

   

学期

学分

周数

地点

 

1

大学第一课
(线上)

1

1

 

 

 

2

军事训练及

入学教育

1

3

3

校内

 

3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

2

1

1

校内外

 

4

劳动

1-4

2

2

校内

 

5

认知实习

2

2

2

校外

安排在第2学期暑假

6

跟岗实习

3

2

2

校外

扬州市三甲医院或专科医院

7

毕业(顶岗)实习-1

4

2

2

校外

各校外实训基地

8

毕业(顶岗)实习-2

5

20

20

校外

各校外实训基地

9

毕业(顶岗)实习-3

6

18

18

校外

各校外实训基地

注:毕业(顶岗)实习包含第6学期寒假;认知实习不计入总课时。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类别

数量

具体描述

队伍结构

6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专业带头人2名,校内和企业各1名。校内专任教师24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9人(正高3人,副高6人),占37.5%;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10人,占41.7%;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者5人,占20.8%。年龄结构:50岁以上4人,占16.7%40-495人:占20.8%40岁以下15人,占62.5%。学历结构:博士3人(12.5%),硕士16人(66.7%)。校内专任教师   “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生师比为1:1.1。另从三甲医院临床一线遴选了13名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专业带头人

2

卢志华,运动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骨科运动及康复的医疗和教学工作。江苏省科技副总,扬州市英才计划优秀教育人才,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项目培养对象。在Sci、北大核心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市厅级课题一项,曾于2020年全美骨科年会上作主题发言,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为期1年半的研究访学工作。熟悉国内外康复治疗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疑难问题具备较强的解决能力,定期为医疗人员进行业务讲座培训。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康复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省内医疗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孟兆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扬州市康复医院)院长,苏北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康复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康复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委,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脑损伤专委会副主委,江苏省卒中学会卒中康复专委会副主委,扬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主委等。参加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脑血管病三级康复》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伤残医学》编委,在SCI和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国家专利十余项。熟悉国内外康复治疗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定期为医疗人员进行业务讲座培训。能够把握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康复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国内康复领域有广泛的影响力。

专任教师

24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均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其中江苏省333工程 “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2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专任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康复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开展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专任教师均具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兼职教师

13

从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三甲医院临床一线遴选了13名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均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100%具有康复医学或者康复治疗师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学设施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配置

序号

实验实训室名称

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主要实验实训仪器设备

备注

1

人体解剖学技能实训区

人体解剖结构实训

电脑、投影仪、人体系统器官模型、人体局部模型、人体标本、大体标本等。

 

2

形态学技能实训区

病原生物实训、人体组织与胚胎结构实训、人体异常结构实训

电脑、显微镜一体机、各种组胚切片等。

 

3

机能学技能实训区

人体正常机能实训、药物作用机理实训、人体异常机能实训

电脑、投影仪、机能学虚拟仿真教学系统、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电子肺活量计、手术器械、台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

 

4

康复评定实训区

人体形态评定、躯体功能评定、神经肌肉电生理、言语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社会功能评定

通用量角器,语言障碍诊治仪、呼吸功能测定仪、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综合身体机能评估模拟人、平衡量表、握力计、直尺、秒表等

 

5

运动治疗实训区

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体位与转移、Bobath常用技术训练、Brunnstorm技术训练等

PT训练床、PT凳、多功能训练器、多体位治疗床、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下肢康复训练器、引导性上肢协调训练器、平行杠、矫正镜等

 

6

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区

直流电疗法操作、低频电疗法操作、中频电疗法操作、高频电疗法操作、超声波疗法操作、光疗法操作

直流电疗机、TENS治疗仪、中频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红外线灯、紫外线治疗仪、热磁治疗仪 、超声波治疗仪

 

6

作业治疗实训区

手工制作技能训练、感觉功能障碍训练、失认症和失用症的训练 、日常作业活动分析等

OT桌、OT综合训练工作台、手指插球器、作业训练器、手指功能训练器、镶嵌训练器、堆杯、滚桶

 

7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实训区

推拿训练、针灸操作、十二经穴、奇经八脉 、经外奇穴、足部反射区定位查找、中药熏蒸

经络导平仪、穴脉刺激放松仪、按摩床、银针、玻璃火罐、腧穴模型

 

5

内科实训区

内科诊疗技术实训、跟岗实习强化训练、临床技能考核

开放式内科辅助教学系统、综合身体机能评估模拟人、全功能诊疗穿刺术模型病人、胸腔穿刺引流模型、智能化心肺腹部检查实验系统、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

 

6

外科实训区

外科诊疗技术实训、跟岗实习强化训练、临床技能考核

开放式外科辅助教学系统、手术床、无影灯、刷手水池、麻醉呼吸机、常用手术器械包、手术衣、骨科牵引床、打结训练模型、不锈钢手式器械台、创伤模拟人等。

 

7

母婴康复实训区

产后康复技术实训

盆底康复治疗仪、模拟仿真分娩系统、高级妇科检查模型、妊娠骨盆模型、多普勒胎心监护仪、妇科检查床等。

 

8

儿童康复实训区

脑瘫康复技术实训、儿科诊疗技术实训、跟岗实习强化训练、临床技能考核

儿童沙袋、拼装积木、儿童图形认知组件、模拟婴儿室沐浴台、婴儿培养箱、婴儿蓝光箱、婴儿护理模型-男/女、高级型智能婴儿互动照料模型、坐式体重秤等。

 

9

急救实训区

急救技术实训、跟岗实习强化训练、临床技能考核

双臂吊塔、高级综合模拟人、高级无线综合模拟人、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注射泵、抢救车、气管插管训练模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训练仿真模型等。

 

2. 校外实践教学条件配置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备注

1

苏北人民医院

认知实习、课间见习、顶岗实习

 

2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认知实习、课间见习、顶岗实习

 

3

扬州市中医院

认知实习、课间见习、顶岗实习

 

4

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5

南通市中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6

扬州东方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7

扬州友好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8

镇江第二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9

高邮市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10

江都市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11

仪征市人民医院

顶岗实习、就业(实习)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本套教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三基五性三特定”的规划教材编写要求,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时代融合教材的编写理念,力求成为兼具经典性与适用性的新时期优质精品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教材中设置了学习目标、特色栏目、本章小结、思考题等,同时设置了随文的融合教材数字资源二维码,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紧密接轨执业岗位内容,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此外,还建立了由专业教师、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校内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国家及省级重点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学校图书馆馆舍总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现有13个阅览室,1个密集书库,2个二线书库,3个三线书库。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67万册,生均图书达到100余册。设有阅览座位3529个。馆藏中外文纸质期刊4800多种,馆藏报纸158种。现有方正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等(本校镜像)96万多册;电子专业期刊20230种,其中与护理、康复相关的医学专业相关图书24475种,计55148册。拥有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学术期刊数据库、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银符考试模拟题库、国家行业标准库等15个网络数据库;媒体光盘资源3万片,构成了工、文、经、医、艺等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图书馆采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统计、公共检索等主要环节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现有12台服务器和43TB的存储设备,建成了馆内局域网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周开馆时间达92小时。图书馆网站为动态网页,网络服务每日24小时不间断。除提供常规的书刊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可提供馆藏书目信息查询、新书通报、光盘与网络数据库检索、多媒体资源浏览、虚拟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学科专题信息导航等形式多样的电子信息服务,以及定题服务等深层次信息服务。为护理专业师生的学习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目前,我校已建成护理、检验、药学等在线课程资源,包括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在线课程库、微课资源库、素材库、培训资源库等六个平台。内容包含专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标准等教学和学习系列文件及教学课件、视频、微课、动画、实训仿真系统、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如。实现了库内资源丰富多样,现有素材资源4281条。校企合作建成了11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涉及基础、临床、护理、检验、药学等专业课。后期将以相关课程资源为基础,充分建设完善康复治疗技术数字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康复治疗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要和康复治疗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创设康复临床情境式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景导学法、分组研讨法、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学习评价

1)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

建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对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机制;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

2)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健全了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多种途径并用(听课、检查、问卷、座谈、网上评教)对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式等关键因素进行评价和反馈。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并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对学生的评价

以教师评价为主,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家长等参与学生质量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把学习态度、平时作业、技能考核、理论笔试等作为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

1.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

管理制度,制定专业建设标准,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二级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

期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健全督导巡查、听课等制度,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院系将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毕业要求

()成绩要求

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学习任务,课程考核合格,并取得不少于167.5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对外交流学习、职业资格及技能考证、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在线课程等获得相应的成绩和学分,可按照《扬州市职业大学个性化学分管理规定》进行学分认定互换,但公共必修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学分不可替代。

()技能证书要求

序号

项目

证书名称

考核学期

最迟获证学期

备注

1

计算机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

2-5

6

应取得

2

英语证书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证书

2-5

6

英语A层班应取得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书;英语B层班应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英语C层班应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3

国家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考试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士)职称资格证书

\

毕业后

一年

应取得或毕业考试合格

4

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考试

保健按摩师证书

4

6

1.本专业学生必须至少取得一种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2.逐步推行“1+X”方案,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支持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5

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水平考核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3-4

6

6

1+X”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水平考核

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

3-4

6

 

 

十一、继续专业学习和深造建议

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及职业成长需求,不断拓展其继续专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本专业学生提供了提升学历的途径和通道,包括江苏省统一举行的专升本和专转本考试。

十二、专业建设委员会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方案制订人员)组成如下表。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一览表

类别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行业企业专家

1

王永祥

苏北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副院长

2

孟兆祥

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扬州市康复医院)

主任医师、院长

3

费文勇

苏北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运动医学科主任

4

龚开政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副院长

5

王强

苏北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育处处长

6

罗惠媛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副院长

7

熊彦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教授、副院长

8

彭建明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副院长

9

桑学涵

苏北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运动康复室主任

教科研

人员

10

卢志华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主任医师,护理党支部书记

11

严慧深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临床教研室主任

12

平步青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讲师,护理教研室主任

13

蒋勇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高级实验师,教学科研办主任

一线

教师

14

李锦萍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专任教师

15

李晶晶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副教授、专任教师

16

朱琴梅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讲师、专任教师

17

许丁文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

助教,专任教师

十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

(粘贴处)